Cervifurca,可译为鹿叉鲛,生存于石炭纪的水体中。
生物数据信息
生命值:3点()
攻击力:无
护甲值:无
移动:在水中较慢游动
掉落物:死亡后掉落生鹿叉鲛,少量经验。
行为:鹿叉鲛会主动拾取进食鱼食,鹿叉鲛进食鱼食可恢复1点()生命值。
鹿叉鲛为水生动物,若它长期在陆地上,则会逐渐窒息而亡,每次窒息受到2点()伤害。
生物图鉴信息
生成群系:Carboniferous Deep Ocean。
食性:Fish Food,仅进食鱼食。
繁殖方式:两只鹿叉鲛进食后,靠近繁殖产生经验,并掉落一个带有鹿叉鲛NBT的水生卵。
如果身处水中,右击带有鹿叉鲛NBT的水生卵,会在玩家位置生成一只鹿叉鲛。
若站在陆地上,鹿叉鲛则会在准星位置的水中生成。
生物互动信息
捕捉方式:1.对准鹿叉鲛使用水桶右击即可捕捉鹿叉鲛。
2.对准陆地上的鹿叉鲛使用小型笼子右击捕捉鹿叉鲛后,空手右击收回。
3.将水生生物陷阱放置在鹿叉鲛可生成的自然群系中,在陷阱内放置对应鹿叉鲛食性的食物等待被捕捉。
在陷阱中的鹿叉鲛同样需要使用水桶进行捕捉。
手持鱼食,右击鹿叉鲛可进行喂食使其繁殖。
鹿叉鲛具有集群行为,多个鹿叉鲛会一起行动。
鹿叉鲛会无视玩家,在受到玩家的伤害时,鹿叉鲛不会反击,会脱离集群逃离玩家。
复活方式
挖掘石炭纪含化石石头,加工清理出带有鹿叉鲛NBT的化石,与苯并溶剂、管型瓶合成为含有鹿叉鲛DNA的管型瓶。
击杀鹿叉鲛,使用生鹿叉鲛可与苯并溶剂、管型瓶合成为含有鹿叉鲛DNA的管型瓶。
将含有鹿叉鲛DNA的管型瓶放入DNA复合仪中加工为含有鹿叉鲛NBT的培养结囊。
手持培养结囊右击即可生成鹿叉鲛。
生物现实信息
鹿叉鲛属于脊索动物门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有颌下门Gnathostomata,软骨鱼纲Chondrichthyes,全头亚纲Holocephali,伪鲛总目Paraselachimorpha,枕鳍鲛目Iniopterygiformes/Iniopterygia,枕鳍鲛科Iniopterygidae,鹿叉鲛属Cervifurca,模式种大鼻鹿叉鲛Cervifurca nasuta。此属学名为Cervifurca Zangerl,1997 †。语源:属名Cervifurca来自拉丁语cervus鹿,拉丁语furc叉,指其身体上特殊的两个角状突出。种加名nasuta来自拉丁语nasute巨鼻的、大鼻的,指其鼻吻部的特殊结构。因其属于全头亚纲,由此Cervifurca nasuta可译为大鼻鹿叉鲛。
Cervifurca是一种记录非常少的枕鳍鲛类,它拥有扁平的、圆筒样的身体。Cervifurca的胸鳍和其他的枕鳍鲛类成员相比较小,腹鳍较小的同时还附着有不成比例的长翼状结构,眼睛的位置使其视野固定向上方,可能是一种不善于游动的底栖枕鳍鲛类。Cervifurca的化石出土时以背向的方式保存,和许多其他底栖动物的保存形态类似,进一步证明了它的底栖习性。
在过去Cervifurca的两个角状突出物被认为从头部前方伸出,新的研究证明其为错误,这两个结构起到了固定支撑鼻吻的作用,使Cervifurca少了叉头的样子,更像一张鲨鱼脸。
Cervifurca属的化石出土于美国的石炭纪岩层中,1997年被Rainer Zangerl首次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Excello页岩中发现并描述。
资料参考:Cervifurca nasuta n. gen. et sp. : an interesting member of the Iniopterygidae (Subterbranchialia, Chondrichthyes) from the Pennsylvanian of Indiana, U.S.A。
资料分类: | 石炭纪生物:软骨鱼类:全头亚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