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年代参考表

用来描述地球历史事件的时间单位:宙(Eon)>代(Era)>纪(Period)>世(Epoch)>期(Age) 。

隐生宙 Cryptozoic

即前寒武纪时期。这段时期内生物已经出现,但其演化十分缓慢,长期停滞在结构较为简单的阶段。主要是些简单的细菌、古菌、真菌和泛植物,晚期时动物出现。


冥古宙 Hadean 混沌的地狱

最早的一个地质年代,开始时间定义为地球形成时。内太阳系重轰炸期也发生于这一时期,且对地球和月亮产生了影响。


隐生代 Cryptic 45.67亿年前~41.5亿年前

非正式称呼,用于指地球和月球地质演化的最早的一个时期。

在这一时期,地球形成于45.6717~45.70亿年前,月球形成于45.33亿年前(一个主流的形成假说为“大碰撞假说”)。已知最古老的矿物(锆石 Zircon,4404±8百万年前)出现。

早期轰炸期结束。小行星和彗星将水带到地球,形成了最早的海洋。

原生代盆地群代 Basin Groups 41.5亿年前~39.2亿年前

已知最古老的岩石(阿卡斯塔片麻岩 Acasta Gneiss)形成(40.31~35.80亿年前)。后期重轰炸期Late Heavy Bombardment)开始(约41亿年前)。最初的生命形式与自我复制的 RNA 分子出现(约40亿年前)。

酒海代 Nectarian 39.2亿年前~38.5亿年前

后期重轰炸期中,月球上的神酒海(Mare Nectaris)在撞击事件中形成。

雨海代 Imbrian 38.5亿年前~38亿年前

原始生命开始光合作用1后期重轰炸期进入末期。



太古宙 Archean 生命的奇迹

原始细胞生命出现及生物演化的初级阶段。


始太古代 Eoarchean 38亿年前/40亿年前

单细胞生命出现。后期重轰炸期结束。

古太古代 Paleoarchean 36亿年前

原核生物古菌(如甲烷菌)和细菌(如蓝细菌)与早期病毒一起迅速多样化。最早的已知的光养细菌出现。最早的菌毯出现。

中太古代 Mesoarchean 32亿年前

最早的叠层石出现(可能由如蓝细菌的光养细菌菌落形成)。

新太古代 Neoarchean 28亿年前

第一个无争议的超大陆凯诺兰大陆Kenorland)形成(约27亿年前),以及最早的陆地原核生物出现。



元古宙 Proterozoic 菌藻时代

初级地表出现相对稳定的大陆板块。


古元古代 Paleoproterozoic 25亿年前

大气及水体含氧量大幅增加,陆地上发生了大规模的造山运动,哥伦比亚超大陆也在此时期形成。


成铁纪 Siderian 25亿年前

在日益繁荣的蓝细菌的影响下,大氧化事件Great Oxidation Event)开始,条状铁层形成。休伦冰期Huronian glaciation)在24亿年前开始。

层侵纪 Rhyacian 23亿年前

凯诺兰超大陆解体,休伦冰期于21亿年前结束。

造山纪 Orosirian 20.5亿年前

大气变得更加含氧,同时出现了更多的蓝细菌叠层石。多造山运动。

固结纪 Statherian 18亿年前

最早的无争议的真核生物:具有细胞核和内膜系统的原生生物出现。第二个无争议的超大陆哥伦比亚大陆Columbia)形成。氧气含量再次下降。


中元古代 Mesoproterozoic 16亿年前

见证了有性生殖的发展,这一事件极大地增加了未来生命的复杂性,并标志着真正的多细胞生物开始发展。

尽管本代的生物群一度被认为是完全的微生物,但最近的发现表明,在中元古代确实存在多细胞生命。这一时期也是叠层石在新元古代衰落之前的高峰期。

哥伦比亚大陆解体,在末期重新拼合成为罗迪尼亚大陆Rodinia。这些构造事件同样伴随着大量的造山运动。


盖层纪 Calymmian 16亿年前

最早的原始色素体生物(Archaeplastida,即泛植物;最早具有蓝细菌质体的真核生物,如红藻和绿藻)和后鞭毛生物(Opisthokont,产生了最早的真菌/菌物总界 Fungi 和动物总界 Holozoa 生物)出现。

延展纪 Ectasian 14亿年前

藻类菌落在海中出现。哥伦比亚大陆解体(15亿至13.5亿年前)。

狭带纪 Stenian 12亿年前

罗迪尼亚大陆(Rodinia)由哥伦比亚大陆的碎片重新组合形成(11亿至9亿年前)。叠层石随着藻类的增殖而减少。


新元古代 Neoproterozoic 10亿年前

确凿的动物在这一时期出现。不过分子系统发育学表明动物可能在元古宙中出现得更早,但是目前缺乏这种动物生命的物理证据。

新元古代末期的命名一直不稳定。俄罗斯和北欧地质学家将新元古代的最后一个时期称为文德纪(Vendian),而中国地质学家将其称为震旦纪(Sinian),大多数澳大利亚人和北美洲人则使用埃迪卡拉纪(Ediacaran)这个名称。


拉伸纪 Tonian青白口纪 Qingbaikouan 10亿年前

罗迪尼亚大陆在早拉伸纪完成最终组合,后在8亿年前开始分裂。最早的动物和陆地藻毯在理论上出现。出现了简单多细胞生物的痕迹。

发生了许多与红藻和绿藻有关的内共生事件,将质体转移到了淡色藻门(Ochrophyte,如硅藻、褐藻)、双鞭毛虫门(Dinoflagellate)、隐藻超纲(Cryptomonada,原为隐藻门 Cryptophyta)、定鞭藻亚门(Haptophytina,原为定鞭藻门 Haptophyta)和裸藻纲(Euglenophyceae,又名眼虫纲)生物中(这些事件可能始于中元古代)。

真核生物在这一时期迅速多样化,包括藻类、真核生物和生物矿化形式。同时也出现了最早的有孔虫门(Retaria,如有孔虫下门 Foraminifera)的生物。

成冰纪 Cryogenian南华纪 Nanhua 约7.2亿年前 冰河时期

一个生物圈发生剧烈变化的时代。可能的“雪球地球Snowball Earth)”时期,生物低潮。

在经历了之前的“无聊十亿年”的稳定之后,在成冰纪开始时,严重的斯图尔特冰期Sturtian glaciation)开始了(7.17亿年前),将整个地球冻结在一个被称为“雪球地球”的行星状态中。

5700万年后(6.6亿年前)斯图尔特冰期结束,但很快全球性的马林诺冰期Marinoan glaciation)又到来了(不早于6.545亿年前)。这次冰期持续时间较短,在约632.3±5.9百万年前就结束了。

这些事件是许多科学争议的主题,特别是关于这些冰川作用是覆盖了整个星球,还是赤道附近的一片开阔海洋幸存了下来(称之为“雪泥地球”)。

最早的表壳目(Arcellinida,变形虫的一个目)出现。最早的无争议的动物出现。最早的理论上的陆生真菌和链型植物(Streptophyta)出现。

这一时期结束时,异养浮游生物也出现了,它们以单细胞藻类和原核生物为食,结束了细菌在海洋中的主导地位。

埃迪卡拉纪 Ediacaran震旦纪 Sinian文德纪 Vendian  约6.35亿年前 

埃迪卡拉纪在中国内命名为震旦纪。是元古宙也是隐生宙的最后一段时期。

震旦纪的名称来源于中国,“震旦”是中国的古称。由于古印度人称中国为Cinisthana,在佛经中被译为震旦,故名震旦纪。时至今日,中国学者仍经常这么称呼,中国教科书上一直称此纪为震旦纪。

俄罗斯人又把埃迪卡拉纪称为文德纪(Vendian),他们在这一时期的地层中发现了一些古线虫动物的化石。

臭氧层形成。海洋矿物质含量增加。超大陆潘诺西亚大陆(Pannotia)形成并在此时期结束时分裂。

阿瓦隆大爆发Avalon explosion发生,其后埃迪卡拉生物群Ediacaran biota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蓬勃发展。

除埃迪卡拉纪生物群外,在中国还发现了另外两种生物群:陡山沱组保存了详细的海洋微生物化石,海南生物群则由小型蠕虫状生物组成。

本时期生物界突出特点为后期出现较多的无硬壳后生生物。高级藻类进一步繁盛。

埃迪卡拉纪晚期,一次非全球性的冰期——噶斯奇厄斯冰期(Gaskiers glaciation),于579.63±0.15百万年前开始,持续了不到34万年就于579.88±0.44百万年前结束。

这是前寒武纪最后一次重大冰川事件,也是新元古代至少三个主要冰期中的最后也是最短的一个。

拜科努尔冰期(Baykonurian glaciation)发生于埃迪卡拉纪末期,也是元古代和古生代之交的5.47亿年前。本次冰川作用被认为是寒武纪大爆发的原因之一。

埃迪卡拉纪末期灭绝事件(又称震旦纪末期灭绝事件)发生于5.42亿年前,可能由全球性的洋流变化导致的全球缺氧造成。



显生宙 Phanerozoic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显生宙即意为这个时期地球上有显著的生物出现。而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难见到生物的时代统称为隐生宙或前寒武纪。

进入显生宙后,生物快速演化,不再以宙为年代单位跨度。


古生代 Paleozoic 5.388亿年前~2.51902亿年前

对动物界来说,这是一个重要时期。它以一场至今不能完全解释清楚的进化拉开了寒武纪的序幕。

寒武纪时动物的活动范围只限于海洋,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生物的活动开始转向相对干旱的陆地,如奥陶纪时苔藓登陆。古生代后期,脊椎动物逐渐发展起来,羊膜动物出现。古生代以迄今所知最大的一次生物灭绝宣告终结。

在古生代的六个纪中,寒武纪、奥陶纪又合称早古生代,志留纪、泥盆纪又合称中古生代,石炭纪、二叠纪又合称晚古生代


寒武纪 Cambrian 5.388亿年前~4.854亿年前

出现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澄江动物群等特异埋藏化石库告诉我们,现在地球上生活的多种多样的动物门类大部分在寒武纪开始不久就几乎同时出现。

寒武纪时很多生物形态奇特,和地球上的现生生物(包括它们在某种意义上的后辈)很不相同。

晚寒武纪时最早的甲胄鱼(Ostracoderm,古生代覆有甲板的无颌鱼类的非正式名称)、牙形刺(Conodont,早期无颌脊椎动物)等出现。

可能因为“寒武纪基质革命”和气候变化,寒武纪晚期发生了三次规模相对较大的灭绝事件:5.17亿年前的波托米期灭绝事件、5.02亿年前的德里斯巴赫期灭绝事件和4.88亿年前的寒武纪—奥陶纪灭绝事件。放射齿目(Radiodonta,或称奇虾类Anomalocarids)、类肢亚门(Artiopoda)、软舌螺纲(Hyolitha)、腕足动物门(Brachiopod)、软体动物门(Mollusca)的许多成员都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灭绝事件后消失,同时也有很多随大爆发出现的生物也消失了。

寒武纪下属各世、期(年龄值单位:百万年前)

纽芬兰世 Terreneuvian第二世 Epoch 2苗岭世 Miaolingian芙蓉世 Furongian

幸运期

Fortunian

第二期

Age 2

第三期

Age 3

第四期

Age 4

乌溜期

Wuliuan

鼓山期

Drumian

古丈期

Guzhangian

排碧期

Paibian

江山期

Jiangshanian

第十期

Age 10

538.8±0.2
~529
~521
~514
~509
~504.5
~500.5
~497
~494
~489.5


奥陶纪 Ordovician 4.854亿年前~4.438亿年前

奥陶纪中期发生了奥陶纪生物大辐射Great Ordovician Biodiversification Event),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荣,脊椎动物获得一定发展,有颌类疑似在晚奥陶纪出现。

早奥陶纪的费札瓦塔组可以看做是一些寒武纪后衰落甚至消失的生物的最后避难所,这里的生物群组成仍和寒武纪无太大差别。

头足类动物变得占主导地位和普遍性,其中一些拥有趋向于卷曲的外壳。三叶虫纲(Trilobita)继续多样化。奇虾类则显著衰退。

最早的广翅鲎目(Eurypterida)和出现。最早的无争议的陆生真菌和完全陆地化的植物也出现了。

奥陶纪晚期,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Ordovician–Silurian extinction event,又称晚奥陶纪大灭绝 Late Ordovician Mass Extinction)发生,原因可能是超新星爆发导致的伽马射线暴击中地球导致的海平面下降和冰川活动。

安第斯-撒哈拉冰期(Andean-Saharan glaciation,又名早古生代大冰期、晚奥陶纪冰期、奥陶纪末冰期或赫南特期冰期)在约4.6亿年前开始到4.2亿年前结束,经历了晚奥陶纪和整个志留纪。这一时期的主要冰期以前只被认为是由赫南特期冰期本身组成,但现在被认为是一个更长、更渐进的事件,早在达瑞威尔期甚至可能是弗洛期就已开始。

普遍认为这次冰期是导致晚奥陶纪大灭绝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唯一一次与近61%的海洋生物大灭绝近乎同时发生的冰期。据估计,冰盖的峰值体积在5000万至2.5亿立方千米之间,持续时间在3500万至不到100万年之间。

奥陶纪下属各世、期(年龄值单位:百万年前)

早奥陶世 Early中奥陶世 Middle晚奥陶世 Late

特马豆克期

Tremadocian

弗洛期

Floian

大坪期

Dapingian

达瑞威尔期

Darriwilian

桑比期

Sandbian

凯迪期

Katian

赫南特期

Hirnantian

485.4±1.9477.7±1.4470.0±1.4467.3±1.1458.4±0.9453.0±0.7445.2±1.4


志留纪 Silurian 4.438亿年前~4.192亿年前

许多种类在经历奥陶纪末灭绝事件后,进入一个新的复苏阶段。笔石(Graptolite,属于半索动物)、广翅鲎在此时繁盛,头足类继续繁盛发展。

晚志留纪末期,陆生植物中的维管植物(Tracheophytes,也称维管束植物、导管植物)首次出现,节肢动物中的多足亚门(Myriapoda),六足亚门(Hexapoda,包括昆虫)、蛛形纲(Arachnida)登陆,有颌类壮大(主要是棘鱼类)且肉鳍鱼类和辐鳍鱼类出现。

志留纪最终在一次次海退事件中落下帷幕,即志留纪—泥盆纪灭绝事件

志留纪下属各世、期(年龄值单位:百万年前)

兰多维列世 Llandovery温洛克世 Wenlock罗德洛世 Ludlow

普里道利

Pridoli

鲁丹期

Rhuddanian

埃隆期

Aeronian

特列奇期

Telychian

申伍德期

Sheinwoodian

侯墨期

Homerian

高斯特期

Gorstian

卢德福特期

Ludfordian

423.0±2.3
443.8±1.5440.8±1.2438.5±1.1433.4±0.8430.5±0.7427.4±0.5425.6±0.9


泥盆纪 Devonian 4.192亿年前~3.589亿年前

“鱼类时代”,发生了泥盆纪游泳革命,早泥盆纪后海洋中许多生态位逐渐由脊椎动物(特别是有颌类)占据,海洋中的盾皮鱼类和淡水中的肉鳍鱼类繁盛,软骨鱼类分化并发展,辐鳍鱼类虽已开枝散叶,但此时仍不起眼。菊石、箭石出现。

在泥盆纪早期,原始维管植物繁茂。中期以后,蕨类植物(包括石松类、节蕨类和真蕨类)发展起来,原始种子植物出现。鱼形动物数量和种类增多。中晚泥盆纪早期昆虫、原始两栖类出现。

泥盆纪后期,泥盆纪晚期灭绝事件(Late Devonian Extinction)发生,本次灭绝又可被细分为许多个别的小事件,而其中发生在3.74亿年前的凯尔瓦塞事件/凯尔瓦萨事件(Kellwasser Event)是本次灭绝事件中最严重的,并标志着泥盆纪最后一个时期法门期的开始,亦即弗拉期—法门期的边界。第二大的罕根堡事件(Hangenberg Event),又名泥盆纪末大灭绝(End-Devonian Mass Extinction)则标志着泥盆纪的终结。总体而言,此次灭绝事件导致了19%的科和50%的属灭绝。

本次一系列灭绝事件的原因可能是植物的旺盛发展使大量无机盐进入海水造成的海水富营养化最终导致的海洋缺氧,以及火山活动与可能的冰川活动、陨石撞击。

泥盆纪下属各世、期(年龄值单位:百万年前)

早泥盆世 Early中泥盆世 Middle晚泥盆世 Late

洛赫考夫期

Lochkovian

布拉格期

Pragian

埃姆斯期

Emsian

艾菲尔期

Eifelian

吉维特期

Givetian

弗拉期

Frasnian

法门期

Famennian

419.2±3.2410.8±2.8407.6±2.6393.3±1.2387.7±0.8382.7±1.6372.2±1.6


石炭纪 Carboniferous 3.589亿年前~2.989亿年前

该时期形成的地层中含有丰富的煤炭。陆地面积不断增加,陆生生物空前发展。赤道附近气候温暖、湿润,雨林、沼泽遍布,但由于卡鲁大冰期(Karoo glaciation,也称晚古生代大冰期)的开始泥盆纪末大灭绝的影响,总体气候较为干燥阴冷。

石松类的繁荣使大陆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森林,真蕨类和种子蕨类也开始迅速发展。

辐鳍鱼类迅速分化,新鳍鱼类出现,棘鱼类和肉鳍鱼类逐渐衰落,软骨鱼类占据了海洋食物链的高层。甲壳类开始发展且等足目登陆。蛸下纲出现,菊石开始发展。叶状藻礁一度成为分布广泛的生物礁。

昆虫获得飞行能力并迅速辐射演化,古翅类和新翅类出现。同时脊椎动物演化史出现一次飞跃,羊膜动物出现。从此脊椎动物摆脱了生殖发育对水的依赖,以适应更加广阔的生态领域。

石炭纪前1500万年内的四足形类化石非常有限,化石记录中的这个缺口期以美国古生物学家阿尔弗雷德 · 柔默的名字命名为柔默空缺Romer's gap)。尽管人们长期以来一直都在争论这个缺口期是化石形成条件稀少的结果还是与实际事件有关,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在这个缺口期,大气中的氧气水平下降,表明发生了某种生态崩溃。这个缺口期见证了泥盆纪鱼石螈目的消亡,以及石炭纪陆生脊椎动物群中更为先进的离片椎类和爬行形类两栖动物的崛起。但近年来这个空缺有逐渐被关闭的趋势。

石炭纪最终随着石炭纪雨林崩溃事件Carboniferous Rainforest Collapse结束。

石炭纪下属各世、期(年龄值单位:百万年前)

密西西比世 Mississippian宾夕法尼亚世 Pennsylvanian

杜内期

Tournaisian

维宪期

Viséan

谢尔普霍夫期

Serpukhovian

巴什基尔期

Bashkirian

莫斯科期

Moscovian

卡西莫夫期

Kasimovian

格舍尔期

Gzhelian

358.9±0.4346.7±0.4330.9±0.2323.2±0.4315.2±0.2307.0±0.1303.7±0.1


二叠纪 Permian 2.989亿年前~2.51902亿年前

石炭纪雨林崩溃事件的影响下,气候更为干冷。石松雨林被分割成许多“孤岛”,种子蕨和裸子植物繁盛。

软骨鱼类继续占据海洋食物链的高层,辐鳍鱼类逐渐占据了许多基础生态位,四足形类消失,棘鱼较为衰落。菊石繁荣。

脊椎动物发展到新的阶段,合弓纲(Synapsida)广泛分布且占据主导地位。副爬行动物也取得了一定成就。此时两栖动物仍位于食物链的较高层。蛛形纲在分化的同时又于早二叠纪因不明原因遭到重创。

地壳运动活跃,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地槽封闭并陆续地形成褶皱山系。著名的超级大陆——盘古大陆(也称泛大陆或泛古陆)也在该时期形成。2.6亿年前晚古生代大冰期结束。

二叠纪末发生了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Permian–Triassic extinction event,也称二叠纪末大灭绝 End-Permian mass extinction,或俗称的大死亡 Great Dying)(251.941±0.037~251.880±0.031百万年前,持续6±4.8万年),也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生物大灭绝,原因可能是西伯利亚地幔柱的喷发。

估计地球上有96%的物种灭绝,其中95%的海洋生物和75%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

三叶虫、广翅鲎、软舌螺、两栖动物、棘鱼以及古生代的珊瑚类群等全部消失。许多昆虫、离片椎类两栖动物、合弓纲和蜥形纲也灭绝了。

二叠纪下属各世、期(年龄值单位:百万年前)

乌拉尔世 Cisuralian瓜德鲁普世 Guadalupian乐平世 Lopingian

阿瑟尔期

Asselian

萨克马尔期

Sakmarian

亚丁斯克期

Artinskian

空谷期

Kungurian

罗德期

Roadian

沃德

Wordian

卡匹敦

Capitanian

吴家坪

Wuchiapingian

长兴

Changhsingian

298.9±0.15293.52±0.17290.1±0.26283.5±0.6273.01±0.14266.9±0.4264.28±0.16259.51±0.21254.14±0.07


中生代 Mesozoic 2.51902亿年前~6600万年前

本时期陆生植物以裸子植物为主,晚白垩纪时被子植物逐渐繁盛。蜥形纲极度发展为优势动物,合弓纲衰落,侏罗纪和白垩纪为“恐龙时代”。

中生代发生了一次重要的生态系统重塑和快速进化事件——中生代海洋革命Mesozoic Marine Revolution,此后海洋中相对适于快速游泳的动物类群逐渐取代了相对侧重于强化护甲的类群。


三叠纪 Triassic 2.51902亿年前~2.014亿年前

三叠纪整体较为干旱炎热,且小型灭绝事件不断,但在卡尼期洪积事件后生态系统逐渐向好发展。

海洋无脊椎动物类群发生了重大变化,菊石和甲壳类等游泳动物繁盛,腕足动物因气候变化衰落,逐渐被双壳类取代,海百合迎来一定的繁荣。辐鳍鱼在早三叠世短暂成为世界性顶级掠食者,基干新鳍鱼类繁荣,软质亚纲和全骨鱼类继续发展,真骨鱼类出现。软骨鱼衰落,尤其是全头亚纲在三叠纪后仅剩银鲛目。肺鱼和腔棘鱼在淡水中扩散并取得了一定成就。

三叠世的陆地遍布各种各样的主龙形态类(Archosauromorpha),晚三叠世时其中的主龙类(Archosauria)成为陆地优势动物且多样化,其中伪鳄类(Pseudosuchia)于晚三叠纪时繁盛,恐龙类(Dinosauria)和翼龙类(Pterosauria)出现。鳞龙形态类(Lepidosauromorpha)虽有分化但并不算繁荣。

鱼龙形类(Ichthyosauromorpha)、鳍龙超目(Sauropterygia)、海龙目(Thalattosauria)等蜥形纲动物重返海洋并于晚三叠纪繁盛,其中鱼龙目(Ichthyosauria)和幻龙目(Nothosauroidea)占据优势。

无争议的最早的龟鳖类出现。

合弓纲衰落,其中兽孔目犬齿兽亚目新颌兽小目在晚三叠纪时演化出了哺乳动物。两栖动物中离片椎类在卡尼期洪积事件前后迎来了最后的荣光,滑体亚纲现存的三个目的最早物种出现。

卡尼期洪积事件(Carnian Pluvial Episode)发生(2.34~2.32亿年前),使得最早的翼龙、恐龙和鳞龙(包括喙头目)得以辐射。巨虫时代落幕,中小型昆虫辐射演化并取得优秀成果。

三叠纪末期发生了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Triassic–Jurassic extinction event,又称三叠纪末大灭绝 End-Triassic mass extinction),原因可能是中央大西洋大火成岩省的喷发。估计有76%的物种,主要是海洋生物灭绝,陆地上除龟鳖类、鳞龙类、鳄形超目、离龙目、恐龙总目和翼龙目外的蜥形纲全部灭绝,离片椎类和非哺乳类合弓纲几乎灭绝。

三叠纪下属各世、期(年龄值单位:百万年前)

早三叠世 Early中三叠世 Middle晚三叠世 Late

印度期

Induan

奥伦尼克

Olenekian

安尼

Anisian

拉丁

Ladinian

卡尼

Carnian

诺利

Norian

瑞替

Rhaetian

251.902±0.024251.2247.2~242~237~227~208.5


侏罗纪 Jurassic 2.014亿年前~1.45亿年前

盘古超大陆在该时期真正开始分裂。

这一时期是裸子植物的极盛期。苏铁类和银杏类的发展达到了高峰,松柏类也占到很重要的地位,晚侏罗纪被子植物开始出现。此后中生代的气候总体是温暖湿润的。

棘皮动物中的海胆自侏罗纪开始占据了重要地位。菊石更为衍化,主要表现在缝合线的复杂化上,壳饰和壳形也日趋多样化。甲壳类尤其是十足目繁荣。真骨鱼类从此开始迅猛发展,软骨鱼类逐渐恢复。鱼龙衰落,鳍龙特别是上龙繁盛。

恐龙成为陆地的统治者,兽脚类不断演化,蜥脚类繁荣,晚侏罗纪鸟翼类出现。翼龙繁盛。鳄形超目兴起并分陆地、淡水、海洋三路拓土开疆。非哺乳类的合弓纲完全灭绝,哺乳动物分化并占据了一定生态位。

侏罗纪最终在一场威力尚有争议的灭绝事件:提塘期灭绝事件(Tithonian extinction event)中结束了。

侏罗纪下属各世、期(年龄值单位:百万年前)

早侏罗世 Early中侏罗世 Middle晚侏罗世 Late

赫塘期

Hettangian

辛涅缪尔

Sinemurian

普林斯巴

Pliensbachian

托阿尔

Toarcian

阿林

Aalenian

巴柔

Bajocian

巴通

Bathonian

卡洛夫

Callovian

牛津

Oxfordian

坎莫利期

Kimmeridgian

提塘期

Tithonian

201.4±0.2199.5±0.3192.9±0.3184.2±0.3174.7±0.8170.9±0.8168.2±1.2165.3±1.1161.5±1.0
154.8±0.8
149.2±0.7


白垩纪 Cretaceous 约1.45亿年前~6600万年前

中生代最后一个纪,长达8000万年,是显生宙最长的一个纪。

这一时期,大陆逐渐被海洋分开,海平面在逐渐达到显生宙最高的水平后又出现海退。

此时发生的白垩纪螃蟹革命是中生代海洋革命的一个较小组成部分,近80%的现代螃蟹与寄居蟹种类起源于这一事件。

白垩纪早期古鳕类等灭绝。塞诺曼期—土伦期灭绝事件后鱼龙灭绝,鳍龙仅剩蛇颈龙亚目一支,沧龙成为新的海爬之王,菊石逐渐衰落,真骨鱼类繁盛,软骨鱼特别是鼠鲨目兴起。

早白垩世,白垩纪陆地革命(Cretaceous Terrestrial Revolution)开始,被子植物更多地出现,在白垩纪中期大量增加,到晚期在陆生植物中居重要地位。昆虫在这个时期伴随着被子植物的发展继续多样化,最古老的蚂蚁等开始出现,蜂类、鳞翅目(蝴蝶和蛾)兴起,丽蛉等传统裸子植物传粉者衰落。

白垩纪时恐龙王朝进入鼎盛时期,鸟臀目繁荣,蜥脚类渐渐衰落,兽脚类持续多样化。鳄形超目中海鳄在早白垩纪消亡,陆鳄取得一定成果,淡水鳄迅速发展。翼龙在塞诺曼期—土伦期灭绝事件后逐渐衰落,但仍和鸟类继续竞争。鸟类方面各种基干鸟类和反鸟类较为繁荣,真鸟类也有一定的多样性。

哺乳动物继续发展,异兽类、后兽类和原兽类/阴兽类等相对繁盛,一些研究指出似乎早在白垩纪晚期现生哺乳动物的四个总目便已分化。

白垩纪末发生了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Cretaceous–Paleogene extinction event,简称K-Pg灭绝,又称白垩纪末大灭绝 End-Cretaceous mass extinction),目前普遍被大家接受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

关于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的成因,科学家们目前已提出数个理论。这些理论多关注于撞击事件,或是火山爆发,某些理论甚至认为两者都是原因。

在2004年,J. David Archibald与David E. Fastovsky试图提出一个结合多重原因的灭绝理论,包括:火山爆发(*德干暗色岩 Deccan Traps)、海退(*马斯特里赫特期海退事件,中生代以来最大规模的海退)、以及撞击事件。

恐龙是当时最大的脊椎动物,首先受到环境改变的冲击,多样度开始衰减。

火山爆发喷出的悬浮粒子,使得全球气候逐渐冷却、干旱。

最后,撞击事件导致依赖光合作用的食物链崩溃,并冲击已经衰退的陆地食物链与海洋食物链。

多重原因理论与单一原因理论的差别在于,单一原因难以达成大规模的灭绝事件,也难以解释灭绝的模式。

此次灭绝事件中爬行动物受到重创,非鸟恐龙和翼龙完全灭绝,约95%的鸟类消失,但约90%的哺乳动物也灭绝了,且一半以上的陆生植物也消失了。海洋中,沧龙和鳍龙灭绝,原始真骨鱼类和很多全骨鱼类灭绝,菊石苟到了新生代但很快也灭绝了。不过在新生代哺乳动物仍抓住机遇成功兴起。

白垩纪下属各世、期(年龄值单位:百万年前)

早白垩世 Early晚白垩世 Late

贝里阿斯期

Berriasian

瓦兰今

Valanginian

欧特里夫

Hauterivian

巴雷姆

Barremian

阿普特

Aptian

阿尔布

Albian

塞诺曼期

Cenomanian

土伦

Turonian

康尼亚克

Coniacian

圣通

Santonian

坎潘

Campanian

马斯特里赫特

Maastrichtian

~145.0~139.8~132.6125.77~121.4~113.0100.593.989.8±0.386.3±0.583.6±0.272.1±0.2


新生代 Cenozoic 6600万年前至今

显生宙的第三个代,新生代以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高度繁盛为特征,故又称为哺乳动物时代或被子植物时代,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南美洲等地仍有陆鳄(主要是西贝鳄类(Sebecosuchia))和窃鹤超科(Phorusrhacoidea)等占据食物链高层。


古近纪 Paleogene 6600~2303万年前

随着大灭绝后大量生态位的空缺,哺乳动物和鸟类迅速多样化。伴随着气温的升高,这种多样化也达到了顶峰,但很快又因全球变冷而受挫。

古新世、始新世时一些主要的哺乳动物跟现在差异很大,推测是哺乳动物为占领生态位而出现的各种演化尝试。

此时期有孔虫亚门的货币虫(Nummulites)繁盛,故在欧洲有人称古近纪为货币虫纪。

古新世 Paleocene 6600~5600万年前

古新世最开始的丹麦期仍残存着一些中生代生物,例如菊石,但它们很快便彻底灭绝了。

海洋方面,在相当一部分海生爬行动物灭绝后,软骨鱼再一次成为了全世界海洋的统治者,但也存在古杯蛇科(Palaeophidae)、森林鳄科(Comahuesuchus)等少数幸存下来的海生爬行动物在部分浅海地区繁荣的局面。

这一时期气候温暖,一些原始的哺乳动物开始迅速多样化,如丽猬目(Leptictida)、“踝节类”(Condylarthra)、钝脚目(Amblypoda,又称全齿目 Pantodonta),它们中绝大部分都没有留下后代。

大型哺乳动物首次出现(相当于熊或小型河马尺寸)。哺乳动物一些现生目的早期物种出现。

古新世晚期发生了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aleocene-Eocene Thermal Maximum,或第一次始新世极热事件)发生(约5500万年前开始,持续了约20万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5-8℃,大大加速了动物的进化速度。

但这次事件也造成了海水酸化等影响,却反过来促进了鲸下目(Catacea)进入海洋生活。 

古新世下属各期(年龄值单位:万年前)

丹麦期

Danian

塞兰特期

Selandian

坦尼特期

Thanetian

6600
6160
5920


始新世 Eocene 5600~3390万年前

现了早始新世大暖期(Eocene Climatic Optimum),气温逐渐接近极热事件时的气温,极圈内都出现了温带森林,此时的南极洲仍是一片生机盎然的乐土。

古鲸小目(Archaeoceti)多样化并和软骨鱼类竞争,现代真骨鱼类和有孔虫门多样化。海牛目(Sirenia)进入海洋。

由于大暖期的原因哺乳动物和鸟类等仍在持续多样化,许多哺乳动物目的早期物种出现,但一些原始哺乳动物出现了颓势。现澳洲有袋总目(Australidelphia)的祖先迁徙到了澳大利亚。欧洲范围内陆鳄的统治结束。

禾本科(Gramineae)植物首次出现。

但很快发生了满江红事件(Azollo Event),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从约 3800ppmv 急剧降低至约 650ppmv,全球气候开始变冷。

最终这造就了新生代最大的一次灭绝事件——始新世—渐新世灭绝事件(Eocene-Oligocene Extinction Event),使得很多古新世、始新世独特的哺乳动物灭绝,也包括多瘤齿兽目(Multituberculata)等从中生代幸存下来的哺乳动物类群。南北两极的永冻冰盖形成。

始新世下属各期(年龄值单位:万年前)

伊普里斯期

Ypresian

卢泰特期

Lutetian

巴顿期

Bartonian

普利亚本期

Priabonian

5600
4780
4120
3771


渐新世 Oligocene 3390~2303万年前

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气温在此期间进入了一段长达700万年的气温平稳震荡期,甚至一度回暖。然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仍在持续吸收了二氧化碳,气温继续降低的趋势难以逆转。

此时南美洲与南极洲分离,南极绕极流形成,使南极周围急速变冷并逐渐封冻,这导致了南极洲及其附近区域相当一部分生物的灭绝,但这也反过来使南极周围海域浮游生物大量增殖,间接促进了须鲸的出现。

由于森林衰退,开阔地形逐渐多了起来,动物群出现了更替和多样化,尤其是哺乳动物,如最早的双门齿目(Diprotodontia)、鳍脚类(Pinnipedia)、最早的现代鲸类(包括齿鲸小目 Odontoceti 和须鲸小目 Mysticeti)出现。

渐新世下属各期(年龄值单位:万年前)

吕珀尔期

Rupelian

夏特

Chattian

33902782

新近纪 Neogene 2303~258万年前

全球海、陆轮廓接近现今。动植物已接近现代。货币虫已完全灭绝。现今地球上较高的山脉也在这一时期形成。

新近纪晚期,人类出现。

中新世 Miocene 2303~533.3万年前

中新世是喜马拉雅山脉隆起的主要时期,这导致了亚洲季风模式的改变,同时也影响了北半球的冰川作用。

这一时期的动植物已经相当程度地现代化了。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地位已经确立了下来,鲸、鳍脚类和海藻也开始扩张到其他地区。乍得人猿出现。

南美洲独有的一些生物由于相当大面积的湿地进入鼎盛时期等原因迎来了繁盛,但又随着湿地的消退出现灭绝。

禾本科植物变得无处不在。大气二氧化碳水平从650ppmv逐渐下降到约100ppmv。

一些堪称孑遗生物最后的化石记录也出现于这个时代,如梅尔维尔角组的箭石、离龙目(Choristodera)的拉撒路斯鳄(Lazarussuchus)、疑似弓鲛目(Hybodontiformes)的中新连齿鲨(Miosynechodus)、属于基干哺乳类 Meridiolestida 目的 Necrolestes、疑似异兽类的幽灵支系 Saint Bathans Mammal。

早中新世生物多样性一度达到很高的水平,但很快发生了中新世置换事件,全球迎来了一轮超级降温,造成了生物灭绝。

中新世晚期地中海大部分地区因直布罗陀海峡的关闭一度干涸,这造成了全球性的海水盐度变化,此次事件即为墨西拿期盐度危机(Messinian Salinity Crisis),随后的赞克勒期大洪水(Zanclean Flood)在重新恢复了地中海的同时结束了中新世。

中新世下属各期(年龄值单位:万年前)

早中新世中中新世晚中新世

阿基坦期

Aquitanian

波尔多

Burdigalian

兰盖

Langhian

塞拉瓦莱

Serravallian

托尔托纳

Tortonian

莫西拿

Messinian

23032044159813821163724.6

上新世 Pliocene 533.3~258万年前

段时期气候开始变冷变干,上新世末南极洲已经终年被冰雪覆盖。虽然海洋依然相当温暖,但其水温在不断下降。

白令陆桥出现,巴拿马地峡将南北美洲连接起来,生物进行了大交换,南美洲至此不再孤悬海外,但也和安第斯山脉的不断升高阻隔了湿润气流等原因一起造成了南美洲的许多特有动物灭绝。

南方古猿、许多现代哺乳动物属和延续到全新世的软体动物出现。能人出现。

上新世下属各期(年龄值单位:万年前)

早上新世晚上新世

赞克勒期

Zanclean

皮亚琴察期

Piacenzian

533.3360.0


第四纪 Quaternary 258万年前至今

本时期中只有很少新的动物种类产生(可能因为这段时期还比较短),在更新世末期,在北半球有不少哺乳动物(如剑齿虎、猛犸象、乳齿象、雕齿兽等)灭绝。马科、骆驼科、北美猎豹等在北美洲灭绝。

252万年前第四纪冰期开始,寒冷干燥的气候强化了目前的冰室条件。

更新世 Pleistocene 258万年前~1.17万年前

许多大型哺乳动物(更新世巨型动物群)蓬勃发展然后灭绝。晚期智人逐步演化。生物非常接近现代。

人类出现文明曙光,但7万5千年前多巴湖超级火山爆发导致的火山冬天又把人类推向灭绝的边缘。

更新世以最老仙女木事件(Oldest Dryas)结束,最老仙女木事件和新仙女木事件与形成更新世与全新世的边界。

更新世下属各期(年龄值单位:万年前)

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

杰拉期

Gelasian

卡拉布里雅

Calabrian

千叶

Chibanian

晚更新期 Late

"Tarantian'

25818077.412.9

全新世 Holocene 1.17万年前至今

末次冰期结束,人类文明兴起。第四纪冰期退去,目前的间冰期开始。新仙女木期发生寒流,北非大草原(甚至更早以前还是湿地)逐渐形成了撒哈拉沙漠。

在公元1400至1850年小冰期(冰阶)导致北半球短暂降温。1815年坦博拉火山爆发,造年欧洲和北美天气异常形成火山冬天导致无夏之年(1816年)。

全新世下属各期(年龄值单位:年前)

早全新世中全新世晚全新世

格陵兰期

Greenlandian

诺斯格瑞比期

Northgrippian

梅加拉亚期

Meghalayan

1117082004200



1:实为间接光合作用的证据,如油母质。

:在不包括冥古宙以下细分单元的标准里,太古宙开始于40亿年前。

:“这个名字是由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德国地质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所提出的,原文为希腊语Παγγαία,是πᾶν(“全部”)和γαῖα(盖娅,大地女神的合字,意为“陆地”)组成,即“全部陆地”。常用的中文译名是权衡意译与音译后译成,但其实与中国神话中的盘古无关。”- 维基百科

:常见译名为“森诺曼期”,但此处采用的是国际地层委员会提供的译名。

短评加载中..